BIM时代“老规矩”待破
作者:
来源:
中国建设报
日期:
2015-05-19
人气:
5498
眼下,随着越来越多的设计院开始推行BIM的实践与应用,一些新问题也随之浮现。
“虽然进入了新时代,但是我们生产出来的产品还要符合以前老时代的标准,这是当前设计院在应用BIM时面对的巨大困难。”在近日由Bentley举办的一次业内交流会上,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设计院副总建筑师刘济瑀表示,目前国家标准层面并不支持3D交付,这意味着所有的BIM模型最终必须要转换成为符合标准的2D图纸。
无法“全力发挥”的BIM
“结果就造成设计院的BIM应用往往存在一个‘翻模’的过程。”他告诉记者,现在大部分设计院都是先完成2D图纸之后再进行3D设计。个别设计院的重点项目会采用两者并行的方式进行设计,即在2D设计的同时运用3D设计进行校验和辅助设计,最终达到整个设计的完整。而真正的BIM 2.0模式应该从一开始就不存在2D设计,全过程运用BIM软件完成设计、报审和交付工作。目前国内设计院能够真正达到这种层次的实践非常少。
记者了解到,BIM作为一种贯穿项目全生命周期的解决方案,功能包括建模、方案分析、管线综合、指导施工、施工备料统计、施工管理以及后期运维等。但是目前在设计院的实际工作中,BIM的应用还主要局限于建模与管线综合领域。
为何会出现这种现象?刘济瑀认为,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全专业全过程的利用BIM要让设计院投入大量人力和物力成本,目前这种投入和产出完全不成正比。“很多时候,甲方并不愿意为BIM设计支付额外的设计费。对于设计院来说,当前BIM的效益增长点并不明确。”
除此之外,目前国内的项目管理体制也在客观上制约了BIM应用的深度。据Bentley中国BIM拓展总监俞兴扬介绍,国内项目管理长期存在设计和施工脱节的情况,往往造成设计院的模型难以满足施工需求,不能形成很好的衔接与利用。而在国外,由于大多采用工程总承包(EPC)模式,即总承包商承担工程项目的设计、采购、建筑施工、性能测试等工作,并对承包工程的质量、安全、工期、造价全面负责。因此BIM的运用能更好地贯穿项目始终。
大数据价值凸显
对于业内高度关注的BIM国家标准,刘济瑀认为,由于缺乏大量的实践数据基础,标准本身面临“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尴尬境地。举例来说,标准本身是有文件格式的,而这种文件格式通常是关联某一种软件的,这就必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与争议性。不仅如此,目前国内也缺乏BIM技术相关的法律法规,如保险条款、知识产权保护措施、争议处理机制等。
尽管BIM的优势在短时间内难以完全发挥,但这项新技术所带来的趋势以及大数据价值正在被业内所认同。“BIM所承载的信息如果能够放在城市级别的大数据里被利用起来将非常有意义。可以实现从建筑信息模型管理到城市信息模型管理的飞越。”刘济瑀认为,BIM介入的城市3D信息模型,相比起其他3D模型,具备信息完整度高、数据高度共享和数据分析能力强等优势,可以为智慧城市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目前在各个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快速发展,这意味着在完成的项目中,直观可视的3D模型以及相关的数据已经存在,对于这样的项目只需要将现有数据导入城市3D信息模型的基本平台即可。